一、抚养子女到多大
依据法律规定,父母对于子女负有法定扶养责任,通常需要将子女抚养成人至年满十八周岁为止。在此期间内,对于尚未成年的子女,父母需要在物质上和日常生活中承担起抚养和照顾职责。
然而,若子女已经年满十六周岁却仍未达到十八周岁,并且能够通过自身劳动取得稳定的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同时还能够保证当地一般的生活水准,那么该子女便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此时父母有权中断
对其的抚养费用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抚养子女的义务到何时终止
抚养子女的义务通常至子女成年时终止。一般以子女18周岁为成年标准,18周岁后父母不再具有法定抚养义务。但如果子女虽已成年但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应继续履行抚养义务。法律规定旨在保障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受教育权利等。需注意的是,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法律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三、抚养子女到成年的法律规定是?
在我国,一般情况下,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直至子女年满18周岁。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如果子女虽已成年,但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有抚养义务。法律规定旨在保障未成年人和部分成年但仍需抚养的子女的基本生活和受教育权利,确保他们能健康成长和发展。
法律规定,父母须扶养子女至18岁,涵盖物质供养与生活照料。但年满16岁未满18岁子女,若能自给自足,维持当地生活水平,即视为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父母可停止支付抚养费。此规定平衡了家庭责任与子女自立能力的发展。
微信扫一扫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157-2491-7007